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2-25
  

  • 全选
    |
    特邀综述
  • 李湘, 郑希, 郭玉兰, 徐坤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于防控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们开发了多种不同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期实现对食品中的病原菌的快速检测,这些方法均需要从复杂的食品基质中对细菌进行特异性的识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小分子物质被开发出来,如抗体、适配体、噬菌体、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凝集素、酶等。这些小分子物质在应用中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其中抗菌肽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其稳定性高、合成简单、容易获得、对细菌的亲和力高,与抗体、DNA探针等相比,抗菌肽成本低,在恶劣环境中更稳定,易于大规模生产,因此被应用到多种快速检测方法中。本文系统总结了AMPs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检测应用,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 基础医学
  • 张芝榕, 王伟帆, 肖迪, 杨小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氯胍能否增强KRASG12C野生型膀胱癌细胞对索托拉西布的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MTT、克隆形成实验以及Compusyn软件检测索托拉西布与氯胍联用能否增强对KRASG12C野生型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联用效果如何。划痕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WB实验检测其对增殖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结果:索托拉西布与氯胍联用能够增强对KRASG12C野生型膀胱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增殖相关蛋白p-cRAF以及p-ERK等的表达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氯胍通过抑制RAF/ERK通路增强KRASG12C野生型膀胱癌细胞对索托拉西布的敏感性。
  • 孙倩, 王健, 刘芬, 颜素岚, 彭建强, 邹琼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CT组,n=10)、达格列净治疗组(DAPA组,n=10),使用MCT(60 mg/kg)单次皮下注射给药构建PAH模型,对照组和MCT组每天给予0.5%羟乙基纤维素钠灌胃,DAPA组给与溶解于0.5%羟乙基纤维素钠的达格列净(1 mg/kg)灌胃。21天后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厚指数;HE染色测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肺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Western bloting检测肺组织NLRP3、IL-1β和IL-18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浆IL-1β和IL-18水平。结果:DAPA显著降低了MCT诱导的PAH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并改善了右心室肥厚、抑制PAH大鼠肺小动脉增厚及降低其肌化程度。此外,DAPA抑制了肺组织中核苷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并下调肺组织和血浆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结论:DAPA可以降低MCT诱导PAH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改善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重构,并可能与其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下调IL-18与IL-1β表达水平有关。
  • 汤喜连, 李宁, 余华军, 何柳燕, 黄倩倩, 陈融融, 陈丽丽, 伍俊, 张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发现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蛋白在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者中存在第89位赖氨酸残基琥珀酰化修饰水平增高。本课题组拟制备识别AIF第89位赖氨酸残基琥珀酰化修饰的抗体,用于检测AIF在该位点琥珀酰化修饰。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对AIF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信号肽、蛋白结构及琥珀酰化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根据AIF氨基酸序列合成包括89位赖氨酸残基(K89)位点的三条多肽,其中两条含AIF K89的多肽赖氨酸残基进行了琥珀酰化修饰。用三条合成的多肽偶联KLH,然后分别免疫家兔,制备特异识别AIF K89位琥珀酰化修饰的抗体。用ELISA、Dot blot、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对抗体效价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合胶内酶解和高分辨生物质谱技术分析与AIF相互结合的蛋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促使AIF 79~99氨基酸残基形成的α-螺旋结构发生变化:由一个较长的α-螺旋变成两个间隔短的较短的α-螺旋。合成的两条琥珀酰化修饰多肽和一条非琥珀酰化的多肽免疫家兔均成功获得相应的抗体;ELISA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效价,分别是1∶486 k、1∶162 k和1∶18 k。制备的识别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的抗体识别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性多肽的效价是识别非琥珀酰化多肽的效价的27倍;抗体Dot blot检测,该抗体识别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性多肽的杂交信号强度是识别非琥珀酰化多肽的效价的20倍;Western bloting结果显示AIF琥珀酰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位点。质谱鉴定与AIF结合的蛋白有XIAP/BIRC4 、EIF3G和PRELID1等。结论:生物信息分析提示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影响AIF蛋白的结构。制备的AIF K89琥珀酰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AIF K89琥珀酰化修饰,为进一步研究AIF琥珀酰化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 吴佳, 吴进, 肖凯, 凌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28-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SIRT1/AMPK通路探讨达格列净对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在C57BL/6J小鼠中建立动物主动脉弓缩窄(TAC)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达格列净(DAPA)组、TAC组和TAC+DAPA组。分析器官大小和质量,HE染色、WGA染色、Masson、Sirius Red染色、DHE染色和TUNEL测定分析组织病理学、心肌细胞大小、胶原纤维、ROS的产生和细胞凋亡,q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心房利钠因子(Nppa)、脑利钠肽(Nppb)、肌球蛋白重链7(Myh7)、TGF-β1和SIRT1/AMPK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DAPA的TAC小鼠心脏肥大指标显著降低。通过WGA染色评估,TAC小鼠心肌细胞的平均横截面积大,Nppa、Nppb和Myh7增加。此外,TAC小鼠的ANP和β-MHC水平高,在DAPA给予的TAC小鼠中观察到平均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少,心脏肥大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Masson和天狼星红检查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与假手术组相比,TAC小鼠心肌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TAC组心肌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TAC小鼠的心肌ROS水平高,TUNEL染色显示TAC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SIRT1/AMPK通路表达降低,但给予DAPA的效果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APA激活了SIRT1/AMPK通路信号传导,从而减轻心脏纤维化、肥大重塑和心肌氧化应激
  • 贺斌, 胡国潢, 夏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3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PCBP1-AS1在肝细胞癌EMT转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为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收集了2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细胞检测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PCBP1-AS1,miR-199,XBP1等基因的表达;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lncRNA PCBP1-AS1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TNM分期的相关性;并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PCBP1-AS1与miR-199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转染miR-199 mimc或inhibitor构建miR-199 mimc或inhibitor的Hep3B细胞模型;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毒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表达明显增加,其水平与肝细胞癌的TNM分期呈正相关;信息学预测lncRNA PCBP1-AS1与miR-199存在相互作用;miR-199 mimic可以显著减少转染lncRNA PCBP1-AS1-wt报告基因质粒的Hep3B细胞荧光素酶活性;转染lncRNA PCBP1-AS1质粒可明显上调Hep3B细胞中lncRNA PCBP1-AS1、 XBP1、Snai1、Vimen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miR-199、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Hep3B细胞的活力、迁移、侵袭能力,减少Hep3B细胞LDH的释放,而上述作用可被miR-199 mimic抑制或被miR-199 inhibitor促进。结论:lncRNA PCBP1-AS1通过结合miR-199并减少其表达水平,可上调肝癌细胞中XBP1Snai1、Vimentin的表达,同时下调E-cadherin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肝细胞癌的潜在靶点。
  • 陈姣凤, 陈盛元, 余静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在断指再植大鼠皮瓣成活、自噬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断指再植大鼠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IRT1激动剂(SRT-1460)组、雷帕霉素(RAPA)组、RAPA+SIRT1抑制剂(EX527)组、SRT-1460+RAPA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断指再植大鼠的皮瓣存活率、皮瓣存活面积,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皮瓣SIRT1、PGC-1α、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II)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各组大鼠皮瓣SIRT1、PGC-1α、Beclin1、LC3II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RT-1460组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存活率(74.81±4.38)及皮瓣存活面积(6.22±1.15)显著增加,断指再植大鼠皮瓣中SIRT1、PGC-1α、Beclin1、LC3II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RAPA组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存活率(76.50±5.82)、皮瓣存活面积(6.94±2.61)增加,断指再植大鼠皮瓣中SIRT1、PGC-1α、Beclin1、LC3II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RAPA组相比,RAPA+EX527组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存活率(67.23±6.28)及皮瓣存活面积(5.91±1.83)减少,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SIRT1、PGC-1α、Beclin1、LC3II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少。与SRT-1460组相比,SRT-1460+RAPA组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存活率(89.71±7.13)、皮瓣存活面积(8.32±1.26)减少,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SIRT1、PGC-1α、Beclin1、LC3II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少。结论:SIRT1/PGC-1α信号通路在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成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通路的抑制可通过下调自噬并降低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成活,激活该通路可增强自噬并提高断指再植大鼠皮瓣的成活。
  • 邓俊, 刘文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4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SCD1蛋白表达对铁死亡激活剂RSL3诱导膀胱癌细胞铁死亡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CD1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SCD1抑制剂 (A9)处理或联合RSL3处理T24细胞;CCK-8、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抑制SCD1表达或联合RSL3对细胞增殖及克隆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丙二醛(MDA)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测定分析下调SCD1对RSL3诱导膀胱癌细胞T24铁死亡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表达。结果:siRNA沉默及A9处理均降低膀胱癌细胞T24增殖及克隆集落形成能力;相对单用组,两种抑制SCD1方法联合RSL3进一步增加膀胱癌细胞MDA及LPO含量,并且增加对增殖及克隆集落形成的抑制程度。此外,抑制SCD1增强RSL3对GPX4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SCD1通过增强RSL3对GPX4蛋白表达的抑制,诱发铁死亡发挥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临床医学
  • 李备, 陈园, 张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BPRP)或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后前列腺症状改善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240名诊断为BPH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部分患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生活质量评分(QoL),记录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术后6个月的电话随访并记录相关随访资料。240例患者中有124例完善了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BPH患者手术后前列腺症状改善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以IPSS改善成功定义为(术后/术前)≤0.50,将患者分为改善组:A组(190例)与改善不佳组:B组(50例)。结果: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178例患者接受了HoLEP术,62例患者接受了BPRP术。年龄、进展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GFR)、术后IPSS、术前术后QoL、术前术后OAB、手术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尿潴留、心血管疾病史、脑梗史、糖尿病史、手术方式、Qmax、FDV、PVR、Pqmax、SDV、BOOI、BCI均不是BPH患者术后IPSS改善不佳的危险因素,病程延长(P<0.001)、前列腺体积(P=0.024)、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P=0.002)、游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0.006)、术前IPSS增高(P=0.015)以及血红蛋白(Hb)降低(P=0.016)是术后IPSS改善不佳的危险因素,其中术前IPSS(P=0.006)和PV增高(P=0.035)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前列腺体积增大、术前IPSS评分高的患者经BPRP或HoLEP治疗后IPSS改善较差,要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告知患者术后存在前列腺症状不能改善的可能性较大,必要时术后需继续用药以缓解患者症状。
  • 向诗琪, 张宙, 高小平, 杨剑锋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管内开通治疗对前循环灌注受损的非急性大动脉闭塞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多维度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接受血管内开通治疗的非急性大动脉闭塞合并灌注受损的患者,对术前术后多模影像学及神经内科各量表进行比较,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13例患者接受研究,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6例,颈内动脉闭塞(ICAO)7例。11例患者实现血管再通,术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功能独立率、术后90天认知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其中,部分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可见血管再通成功患者均未出现再狭窄,且随着血流动力学逐渐恢复,CBF、MTT、TTP绝对值均趋于正常。结论:对于前循环灌注受损的非急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开通治疗是可行、有效且相对安全的,可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及生活质量,其疗效及长期预后仍需更大规模的研究进一步评估。
  • 朱旭华, 富冬梅, 黄欲晓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滋肾活血安胎汤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激素水平及子宫动脉异常情况的影响。方法:80例北京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中药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保胎处理,并采用地屈孕酮、维生素E胶丸、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在常规组基础上,中药组采用滋肾活血安胎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5 d,并随访至患者分娩。统计两组治疗45 d后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妊娠结局,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5 d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凝血功能及子宫动脉、子宫内膜异常情况。结果:治疗45 d后,中药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常规组(72.50%);随访期间,中药组妊娠成功率(82.50%)高于常规组(62.50%)。治疗45 d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子宫动脉和子宫内膜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子宫内膜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子宫动脉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End-systolic peak/end-diastolic peak,S/D)降低,中药组低于常规组;两组血清E2、P、β-HCG水平升高,中药组高于常规组;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中药组长于常规组。结论:滋肾活血安胎汤联合常规保胎处理可改善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调节激素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子宫动脉及子宫内膜血液灌注,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疗效较好。
  • 郭晓阳, 何岳, 邓小秀, 潘庆登, 包蕙先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自拟参附贞芪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参附贞芪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面肢浮肿、口干以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时间(LVR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参附贞芪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慢性心衰,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增加6 min步行距离,改善心肌功能,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李晓丽, 浦强, 吕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7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软肝降脂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如皋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二级预防组(60例)和联合中药组(60例)。二级预防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联合中药组在二级预防组的基础上采用软肝降脂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脂代谢指标水平、血小板功能指标及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情况,统计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均明显改善,联合中药组改善程度优于二级预防组。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小板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联合中药组治疗1、6个月后改善程度优于二级预防组。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两组血清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联合中药组治疗1、3、6个月后改善程度优于二级预防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阿司匹林抵抗率、氯吡格雷抵抗率较治疗1个月后均升高,但联合中药组治疗1、6个月后低于二级预防组。结论:软肝降脂胶囊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脂代谢,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风险,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李永昌, 周琳, 傅可, 彭熠, 贺彩, 余翔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79-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统计分析吐鲁番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普通人群中脑卒中高危因素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吐鲁番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数据库40岁及以上人群(汉族和维吾尔族共 3,269人)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的数据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既往史等。结果:维吾尔族41~50岁男性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汉族男性,而维吾尔族71~80岁男性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男性;维吾尔族51~60岁男性组的吸烟率高于汉族男性;维吾尔族71~80岁男性组中糖尿病患病率低于汉族男性;维吾尔族41~80岁男性组及女性组的超体质量率高于汉族人群组,而在各年龄亚组中只有41~50岁年龄组及51~60岁年龄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维吾尔族61~70岁组、71~80岁组中的男性饮酒率低于汉族男性。结论:吐鲁番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存在差异,我们需要根据民族、性别等因素个体化地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监测及干预。
  • 沈小静, 李昉, 时训婷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75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75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因子[PI3K、磷酸化AKT(p-AKT)]、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通过交互作用分析PI3K、p-AKT对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I3K、p-AKT水平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FPG、HOMA-IR的相关性。比较研究组单纯糖耐量异常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临床资料及血清PI3K、p-AKT、FPG水平及HOMA-IR,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GDM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I3K、p-AKT水平预测GDM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I3K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AKT、FPG水平及HOMA-IR高于对照组;PI3K低水平与p-AKT高水平在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中呈超相乘模型的正向交互作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血清PI3K水平与FPG、HOMA-IR呈负相关,p-AKT水平与FPG、HOMA-IR呈正相关;GDM孕妇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占比、血清p-AKT、FPG水平及HOMA-IR高于单纯糖耐量异常孕妇,血清PI3K水平低于单纯糖耐量异常孕妇;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血清PI3K、p-AKT水平均为GDM的影响因素;血清PI3K、p-AKT水平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6,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62%、80.13%。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因子PI3K、p-AKT水平变化与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在预测GDM方面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 王凌燕, 曹国军, 龚甜, 周诗晶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主要探究银杏达莫以及前列地尔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vertebrobasilarin sufficient vertigo,VBIV)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150例VBIV患者,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alprostadil,PGE1)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PGE1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左椎动脉流速(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椎动脉流速(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基底动脉流速(basilar artery,BA)]、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全血高切黏度(high-shear viscosity,HSV)、全血低切黏度(low-shear viscosity,LSV)]、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眩晕程度[视觉性眩晕量表(visual vertigo analogue scale,VVAS)、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差异;记录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LVA、RVA、BA、SOD、NO、GSH-Px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ESR、HCT、HSV、LSV、MDA、hs-CRP、IL-6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VAS、DH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改善其眩晕症状,具有较高安全性。
  • 伍继初, 姜小叶, 申思哲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97-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同源盒C8(Homeobox C8,HOXC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临床数据分析TCGA数据库及GEO数据集中HOXC8 m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0例结肠癌患者组织样本中的HOXC8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风险回归模型以及Kaplan-Meier来评估HOXC8在结肠癌中的预后价值。GEPIA数据库用于评估HOXC8和免疫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数据库分析和患者组织样本的检测,我们发现HOXC8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加,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与肿瘤状态显著相关。基于TCGA数据集及GEO GSE39582数据集我们使用Cox回归分析发现HOXC8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在TCGA数据集中R=2.20,95% CI 1.33~3.66,P=0.002,在GEO GSE39582数据集中,HR=1.58,95% CI:1.02~2.45,P= 0.039。我们还研究了HOXC8在肿瘤-免疫相互作用中的潜在作用,发现HOXC8可能与结肠癌的多种免疫细胞显著相关。结论:HOXC8在结肠癌中表达上调,既具有作为预后潜在的指标又具有作为结肠癌免疫相关治疗靶标的潜力。
  • 张子瑜, 文娟, 谢芬, 彭红英, 段文, 于才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心脏彩超指标、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省长沙市三真康复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及利尿等治疗)43例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治疗)4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再入院率,治疗前后心脏彩超与血清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期峰流速(SPV)、左前降支舒张期峰流速(DPV)、时间速度积分(TVI)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LVEDD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 奚雷, 侍烨, 崔伟明, 曹珲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0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患者肺功能、血清创伤反应和远期转移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早期NSCLC患者中,使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而观察组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以及FEV1/FVC]、血清指标中[前列腺素(PGE2)、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检验生存及远期转移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持续时间较短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参数FVC、FEV1和FEV1/FV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PGE2、Cor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的升高幅度相对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CEA、CYFRA21-1和SCC-A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于对照组更低;术后两年随访显示,两组转移情况均较少,无瘤生存率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NSCLC相较于肺叶切除术能减轻创伤反应,维持肺功能,并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
  • 余文骁, 郑谷, 金旺盛, 张猛, 沈梅晓, 王延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13-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与软脑膜侧支循环功能的相关性,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功能及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5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评估侧支循环评分,分为良好侧支组及不良侧支组;以90天改良Rankin评分作为预后指标。分析眼底彩色照片,提取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包括:视网膜各象限的动、静脉血管主干、分支管径、弯曲度、均衡度、血管树分型维数、视杯及视盘几何尺寸等。组间差异显著的参数,与侧支循环评分、卒中预后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结果:本研究纳入的病例中,良好侧支组的良好预后率显著高于不良侧支组。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中,中央视网膜动脉当量[(43.29±5.02) vs (39.05±4.21),P=0.002)]和动脉平均管径[(51.49(5.35)vs (49.07±4.29),P=0.040]在组间差异显著。其余参数无显著差异。中央视网膜动脉当量和动脉平均管径与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P=0.002)和0.290(P=0.035),其余参数无显著相关性。对侧支循环评分进行Logistic回归提示,CRAE与侧支评分相关(OR=1.349,95%CI 1.101~1.653,P=0.004),CRAE预测侧支循环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 0.615~0.879,P=0.002);动脉平均管径在侧支循环评分的回归分析中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86,95% CI 0.976~1.209,P=0.129)。各视网膜血管参数在90天改良Rankin评分的Logistic回归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轻型卒中患者中,中央视网膜动脉当量与软脑膜侧支循环功能显著相关,可反映软脑膜侧支循环功能状态。本研究检验的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均不能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 王建强, 陈增, 陈晓庆, 李亚平, 甘伟, 王发潮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平喘固本汤联合水中太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肾气虚证的疗效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措施、指导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予水中太极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增加平喘固本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结束3个月后进行评估。记录2组患者肺功能测定、心肺运动试验主要指标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评分表(CAT)评分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治疗结束3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的比值(FEV1/VC)、无氧阈占预计值百分比(AT/pred%)、最大摄氧(VO2max)、每公斤最大摄氧量(VO2max/kg)、代谢当量(METs)、峰值呼吸交换率(RER)、最大负荷(Wmax)等指标水平均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治疗8周、治疗结束3个月后相比,试验组上述指标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临床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平喘固本汤联合水中太极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提升运动耐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董正惠, 李振刚, 王亚婷, 祁进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27-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列线图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为选择适合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预测工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268名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治疗措施、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一致性指数评价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结果:108例患者在ICU内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0.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活性药物评分(OR=1.246)、体外循环时长(OR=1.015)、APACHEII评分(OR=1.142)、IL-6(OR=1.003)为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AUC为0.86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7和0.780,一致性指数为0.916;Hosmer-Lemeshow检验:χ2=6.363,P=0.607,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程度较高。结论:列线图模型对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具有良好预测效能,有助于识别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
  • 药学
  • 何玉芳, 陈淑婷, 周望溪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32-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我院线上药学服务平台,探索孕妇线上药学服务模式,分析线上药学服务的推广模式及用户需求。方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针对孕妇开展药学服务,不定期推送药学科普,并提供实时在线药学咨询服务。开展问卷调查,收集2021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用户阅读及药物咨询数据,分析用户的年龄分布、教育程度、需求。结果:截止2022年9月30日,我科公众号已积累稳定用户数量577人,推送科普30余条,阅读次数9,558次,阅读人数6,864人。问卷调查示公众号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结论:微信公众号为孕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线上药学服务载体,让她们及时、准确、便捷地享受专业药学服务。
  • 预防医学
  • 陈惠甦, 张星茹, 宋彩妮, 刘丽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39-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群体重复献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及时调整对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对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目标院校大一至大四年级中配合本研究的在校本科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440名,包括女性843人(58.5%),男性597人(41.5%),年龄范围17~24岁。长沙市大学生重复献血行为意向总分为120(107,135),有献血经历大学生与无献血经历大学生在重复献血行为意向各个维度上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好朋友数量、不同家人朋友支持献血情况、家人朋友参与无偿献血情况、是否参与无偿献血、累积献血次数、对献血综合体验评价是大学生重复献血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论:长沙市大学生重复献血行为意向中等,建议从扩大建议扩大对长沙市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同时从提高献血服务、优化献血流程、改善献血环境、宣传无偿献血文化等以下几个角度来强化大学生重复献血意向,有利于稳定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事业长期、健康发展。
  • 护理学
  • 李芳, 朱满丽, 曾庆玲, 王紫艳, 张希琳, 邱红霞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45-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无关供者的心理压力现状,探讨其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94名无关供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不同特征的无关供者在心理压力得分上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无关供者的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无关供者的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造血干细胞无关供者的心理压力得分总分为(18.74±8.735)分,其中有20人(21.3%)为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常住地、献血次数的无关供者心理压力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关供者心理压力得分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积极应对均呈负相关(r=-0.565~-0.482,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积极应对、朋友支持是影响无关供者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R2=0.373,P<0.001)。结论:造血干细胞无关供者的心理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五分之一以上的无关供者存在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主动关注无关供者的心理压力水平,结合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无关供者的捐献意愿与体验,推进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 李群, 段安艳, 蒋洁琼, 李玲, 胡蛟, 陈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51-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衰弱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2月有关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衰弱影响因素的原始文献并追溯其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人员按照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 12.0和RevMan 5.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27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发生率为22.5% (95%CI: 16%~29%),其中高龄(OR=1.54,95%CI:1.34~1.76)、女性(OR=1.33,95%CI:1.21~1.45)、高血压病程超过10年(OR=25.81,95%CI:2.03~327.62)、高BMI(OR=2.00,95%CI:1.28~3.12)、低文化程度(OR=3.50,95%CI:2.26~5.43)、缺乏运动锻炼(OR=1.50,95%CI:1.96~5.18)、抑郁(OR=1.13,95%CI:3.83~17.37)、糖尿病(OR=1.74,95%CI:1.29~2.55)、听力障碍(OR=1.33,95%CI:2.43~4.96)等9个因素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开展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衰弱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梦琪, 何平平, 王萍, 田丹丹, 刘雅婷, 张英群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57-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应对方式、自我隐瞒与社会疏离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湖南省3所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22名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D型人格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及自我隐瞒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疏离得分为(39.69±11.20)分,D型人格得分为(24.17±9.49)分,应对方式中面对、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5.76±5.81)分、(16.02±6.42)分和(10.74±3.81)分,自我隐瞒得分为(34.80±10.26)分。社会疏离、D型人格、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和自我隐瞒两两呈正相关,面对应对与其他变量呈负相关。D型人格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社会疏离,也可以通过面对应对、回避应对、屈服应对或自我隐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疏离,还可以通过回避应对和自我隐瞒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社会疏离,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0.67%。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疏离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应对方式和自我隐瞒在D型人格与社会疏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从调节患者D型人格、引导患积极应对以及降低患者自我隐瞒的角度构建干预方案,以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
  • 李翊澜, 彭丽丽, 李澳琪, 谢鑫维, 吴芳, 刘思芃, 陈红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63-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居家中医护理知信行及需求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居家中医护理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352名乳腺癌术后居家患者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居家中医护理知信行及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居家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及需求得分分别为(67.83±7.779)、(30.84±6.942)、(31.02±5.327)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手术时间距今时长、术后医院随访情况对患者居家中医护理认知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术后医院随访情况对患者居家中医护理行为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中医护理实施情况、家庭月收入对患者居家中医护理需求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对居家中医护理存在较高的认知水平,同时乳腺癌患者对于居家中医护理知识及技术具有较高的需求,但居家中医护理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医院及社区应积极开展居家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推广居家中医护理传统保健技术,力求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提升实践能力,满足患者居家需求。
  • 周丽欢, 许景灿, 韩辉武, 戴薇薇, 彭闵, 赵楠, 李欣怡, 罗文静, 喻玲, 周秋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0(6): 171-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ESM集束化护理模式对住院2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行为、足部皮肤情况及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2022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ESM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足部护理行为及焦虑抑郁、足部皮肤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足部护理行为及焦虑抑郁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足部皮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ESM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住院2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促进足部护理行为、降低足部皮肤异常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