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及验证 miR-18a-3p 的靶基因,为深入研究 miR-18a 的功能建立基础。方法:我们通过miRanda、Target Scan 和 PicTar 等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 mir-18a-3p 的靶基因进行了预测分析,取共同交集的靶基因;运用生物素标记的 RNA 进行 RNA-RNA pull down 来验证优选得到的靶基因;构建过表达 miR-18a-3p 及干扰 miR-18a-3p 表达的稳定神经胶质瘤细胞株,用荧光定量 PCR 实验比较神经胶质瘤与正常胶质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比较过表达和干扰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细胞株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多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 gadd5a 为其共同交集的靶基因之一;qRT-PCR 结果表明神经胶质瘤中 gadd5a 的表达较正常胶质细胞低, miR-18a mimics 及 miR-18a inhibit 转染入神经胶质瘤细胞系后,过表达 miR-18a 的神经胶质瘤细胞中 gadd5a 较未转染的表达低;RNA pull down 结果则表明GADD5a 是miR-18a-3p 的靶基因。结论:GADD5A 是神经胶质瘤中mir-18a-3p 的靶基因之一,mir-18-3p 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gadd5a 的表达,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目的:分析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SATB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培养与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SATB2 miRNA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分析SATB2干扰对SW480、LOVO细胞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结直肠癌组织SATB2 mi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具有一致性,72.50%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SATB2呈低表达,而76.66%的结直肠癌患者癌旁组织SATB2呈高表达,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培养24h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W480、LOVO细胞的增殖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而48h至72 h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SW480、LOVO细胞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癌组织SW480、LOVO细胞的细胞迁移能力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结论:SATB2基因在结直肠癌癌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与结直肠癌SW480、LOVO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故SATB2基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新的治疗靶点。
目的:探讨小金片对重度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VEGF、bFGF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8月~2016年12截止,收入我院治疗的重度乳腺增生女性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他莫昔芬和维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采用小金片治疗,持续治疗4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收集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数值,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催乳素(Prolactin,PRL)数值,比较两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bFGF数值均降低,血清E2、PRL数值降低,血清P数值升高,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血清VEGF、bFGF数值较低,血清E2、PRL数值较低,血清P数值较高,有差异;对照组有效率78.95%低于干预组有效率92.98%,有差异;对照组不良率7.02%与干预组不良率3.51%比较,无差异。结论:小金片对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血清VEGF、bFGF数值,抑制生成,改善性激素指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头孢地嗪钠联合使用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与炎症状态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头孢地嗪钠组和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地嗪钠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炎症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显效分别为33(58.93%)、25(44.64%);有效分别为18(32.14%)、17(30.36%);无效率分别为5(8.93%)、14(25.00%);总有效率分别为51(91.07%)、42(7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咳嗽咳痰、气´气急、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差异显著。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O、SP-A、HMGB1水平均显著下降,ChE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PAF、TNF-α、IL-6、MIP-1α、CRP、PCT指标均显著降低,APN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为恶心呕吐2(3.57%)、1(1.79%),腹胀腹泻1(1.79%)、1(1.7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奇霉素与头孢地嗪钠联合使用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状态,安全性较好。
目的:探讨湖南省某三级医院胆囊结石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2010~2016年湖南省某三级医院胆囊结石患者住院费用及其构成和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胆囊结石患者人均实际住院天数为11.43±3.24天,患者的费用构成以药费,手术费,辅助检查费为主,其中药费,手术费,辅助检查费分别占住院费用的42.71%,18.72%,12.61%。结论: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以药费,检查费,手术费为主;影响住院费用因素有实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抢救次数,护理级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