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敏.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8(3): 84 - 87.
[2] 高巧霞.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7, 38(04): 520-521.
[3] 陈玉华.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13): 95 - 96.
[4] 吴德升, 赵卫东, 黄宇峰, 等. 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5): 403- 405.
[5] 姜东杰, 梁磊, 王新伟, 等. 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1): 515-519.
[6] 刘智勇, 郝阳泉.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04): 88-90.
[7] 陈刚, 李叔强, 谷贵山, 等. 颈椎不稳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8(3): 171-172.
[8] 朱俊琛, 王超, 郑智文, 等.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时效性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06): 73-77.
[9] 王冠.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1(02): 207-210.
[10] 汪¿, 张艳平, 杨轶. 颈椎鹿灵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7, 14(01): 25-28.
[11] 周靖, 邓志, 代雷. 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62 例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 2014, 25(02): 248-249.
[12] 任先军, 王卫东, 初同伟, 等. 椎间盘置换联合邻近节段cage融合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 19(11): 840-844.
[13] 马双, 周先爱. 颈椎管狭Õ并脊髓型颈椎病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10(05): 98-100.
[14] 郭玉海, 林定坤.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1(09): 2322-2323.
[15] 魏楠. 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03): 693-694.
[16] 余学龙. 针灸推拿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淮海医药, 2017, 35(03): 285-287.
[17] 杨玥, 阳伟红. 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比观察[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03): 282-286.
[18] 刘民.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05):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