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文静, 旺建伟, 隋方宇, 等. 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病因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5, 43(03): 28-30.
[2] 崔红海, 陈璐, 蒋士卿. 补肾疏肝活血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5, 30(10): 1502-1503.
[3] 刘琴, 李莉, 陈光亮. 乳腺增生病的辨证论治研究概况[J]. 安徽医药, 2012, 16(12): 1882-1884.
[4] 马瑞, 张丹, 林从尧. 小金丸、逍遥丸及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 140-142.
[5] 郑筱萸. 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Ô则 (试行) [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6] 马薇, 金泉秀, 吴云飞, 等. 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36(07): 759-762.
[7] 林慧梅, 安玉芳. 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4): 783-784.
[8] 陈翠翠, 徐雨婷, 陈晰. 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现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5): 990-992.
[9] 黄遵宇. 散瘀化痰方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5, 36(3): 267-268.
[10] 沈爱玲, 丁优, 罗小光. 通络刮痧法对肝郁血瘀型乳腺增生大鼠乳房微Ñ环及生成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7): 2521-2524.
[11] 谷丽艳, 易佳丽, 樊延宏, 等. 中医药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1): 173-176.
[12] 袁尚华, 吴梦玮, 富斌, 等. 城市女性乳腺增生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01): 82-85.
[13] 陈奎铭, 王小平, 袁瑗, 等. 乳腺增生中成药应用现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26): 2961-2964.
[14] 柳芳, 鞠海, 苗颖, 等. 小金丸及其组成药味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5, 26(13): 1844-1846.
[15] 王晓文, 迪力夏提·金斯汗, 周欣. 乳腺增生治疗中检测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四川医学, 2013, 34(12): 1858-1860.
[16] 佘青, 程永刚, 李有怀, 等. 托瑞米芬联合中药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3): 52-55.
[17] 卢敏, 胡振波, 王颖峰, 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金胶囊中麝香酮的含量[J]. 医药导报, 2012, 31(1): 75-76.
[18] 王刚, 王明军, 王贺永, 等.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VEGF的表达与生成相关性分析[J]. ½苏医药, 2011, 37(01): 44-46.
[19] 张培红, 刘京芳, 马学伟, 等. 活血化瘀方对乳腺增生病患者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1, 33(12): 1786-1787.
[20] 黄志军, 梁鹏, 余黎, 等. 小金胶囊药材组分过敏性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6, 11(11): 2393-2395.